学
——读“论‘静心求学、奋力攀登’学风”
陈启凡
这篇文章分为三个大部分:“根本在于一个‘求’字”、“关键在于一个‘静’字和“落实在于一个‘攀’字”。
求 字 为 先
除了书上所写的四个方面,我认为归根结底还在于“自我意识”之上。因为,只有自己注意了,才能“有心”,能注意身边发生的一切,而不是在看电视时仅仅是娱乐,在旅行时仅仅是消遣。这些事情的根在自己本身对“求”的欲望上。当有了主动、强烈的“求”的欲望后,才会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无限的事情与知识。
而本篇中所提到的要求“教、懂、熟、悟、活、精、进、稳、真”,说到底就是求寻不知道的东西,再求索更加升华的,不是别人教你的。也就是先求表,再深入,在这当中,我很赞同的是这样一句话:“上等以神听,中等以心听,下等以耳听。”这是求学的关键所在。
静 字 为 重
一切吸收知识的始源在于心静。
只有当池中的水平静稳定下来时,我们才能看到池中游戏的鱼、池底五色的石以及水面静物的影。求学亦如此,光有“求”还不行,还得能静得下心来。只有当我们静下心来,才能看到更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深藏着需让我们发现的,或我们本身所不足的。
倘若每天生活就这样浮浮燥燥,那终究将一事无成。正如书中所说的一样“学习是一个排难攻坚的过程”,或许正因为要“排难攻坚”,所以才更需要我们心平气和地去解决。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恐怕也是这个道理。
攀 字 不 缺
所谓“攀”,应是从低处向高处“爬”。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奋力向前、向上走呢?
讲到攀,一般就会想到山,想到怎样攀登一座高山。我们爬山,目标是山顶,动力在于登顶时能欣赏到山下美丽的风景。攀登学习之峰,目标是成功、渊博、富有修养,动力在于书中无限有趣的、奈人寻味的知识。
就算学习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但又怎能挡得住我们热情、激昂的脚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