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
徐高
中考,人生的一次重要洗礼,几乎我们每个学生,都圆满地完成了九年义务制教育,迈入了高中的学习生活。这对我们每一位高一新生来说无疑是站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如何迈出这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是每位高中新生都应该思考的。而在我看来,迈好这第一步,须先定位,再立志。
“起好步的关键在定位。”这是庄中文老校长在《定位、立志——站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一文中所说的。暂且不论在亿万人民中如何给自己定位,我们也要学会在朝夕相处的班集体中给自己定位。记得初三分班考后,我有幸考入了实验2班。刚开始几次考试,我并不清楚自己在班级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偶尔几次考好了,就认为自己在班中名列前茅,有些学科的知识已完全掌握;又有几次没考好就一味自责,埋怨自己这不仔细那不仔细,认为自己的水平是班级里较差的。这种不清晰的定位直接导致了我的成绩上下波动很大。中考前,我静下心来,梳理错题,分析原因,认清自我,最后给自己定位在班级中上水平。在这基础上,制定复习计划,积极迎考。中考成绩出来,果然不出所料。
定位,给自己定位,实则就是一个认识真实的自己,了解自身的过程。作为一名高一新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是不是应该多问问自己:我的优点是什么?我的缺点是什么?在近阶段学习中我掌握了什么?我还有什么不懂?我的学习能力如何?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扪心自问的。这样,我们就能看清真实的自己,为日后的学习、实践做好切实的打算。
何谓为日后的学习、实践做好切实的打算?那就是立志。立志是决定我们今后人生走向的关键。说起“精忠报国”四字,大家便会想起抗金名将岳飞。在岳飞小时候,金兵不停地骚扰南宋,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小岳飞看在眼里,心中便立下了报国之志,立志要赶走金兵,收复失地。他为自己立下的志向坚持不懈地努力,多次打败金兵,恢复了建康。虽然最后被奸人陷害致死,但也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将。前不久上映的影片《建党伟业》中,我们看到青年毛泽东通过观察社会、了解社会逐步树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人生理想。我们现在身处于和平年代,学习知识和技能便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对于我们来说,立下报国之志就是建设好我们的祖国,使她更加繁荣富强。无论是不是报国之志——“做社会的栋梁”,抑或是对自己的学业而立下的志向,我们都要“相当长时间的不懈努力”,才能完成志向。所以只有立好了志向,今后才有为之奋斗和努力的劲头。
定位与立志是相辅而成的,也是有先后的。
定位是立志的基础。定错了位,志向就变得可望而不可及,只能梦而不敢想。譬如一个文科出类拔萃理科却一窍不通的学生,立志当一个数学家,志向足够高远,可是可行性呢?还不如立志当一个作家来得更可行,更实际。而出现这样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准确定位在先。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我们需要立志,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了他人生的道路和走向。而我们更需要“志存高远且志可行”,志的可行性至关重要。而一个科学的定位,是志可行的有力保证。这也是庄中文老校长在《定位、立志——站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一文中所阐述的重要观点。相信老校长的这一思想必定会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我们立志成才提供取之不竭的精神动力。
新学期即将来临,我们这些高一新生们即将开始新的征程。只有先定位,再立志,方能迈好人生的第一步,迎接灿烂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