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校区两处创建文明组室小结
2011年5月19日
东校区教导处10人,总务处3人,合计13人。2010学年是我们困难很多的一年。蔡佑老师支援总校,医务室严伟琴医生腰椎开刀请假,电教陈雪夫老师儿子骨折开刀也请假,教导处一下子少了3个人,剩下的4位老师担负起原来7个人的工作,本学期又碰到了校安工程的搬迁,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我们依旧稳定高效地保证了12个班级,591位学生,46位老师的日常教学教务管理工作和后勤保障。
如果说教师是阳光照亮了学生的人生道路,老师是红花,那么我们两处人员就好象绿叶,我们每天通过自己默默地踏踏实实的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我分两方面来介绍我们两处的工作:
一、星级服务、完美服务是我们一贯的工作作风。
(一)微笑服务、主动服务
谈到微笑和主动,东校区里总务处的李海兵老师是个典型代表,每天清晨到每个办公室来收取走东西,回来后再逐一分发取回的资料。他每天除了要开校车,一回学校还要不停的修理。每一次看到他虽然疲惫却依然微笑的脸,每一次明明是他主动送东西上门给我们,却是满口感谢的话语,我们不由从心里感叹在他身上“星级服务,追求完美”不仅仅是口号。
学校每一次发东西,总务处主动送货,从一楼到五楼,一个办公室一个办公室地送。坐校车的老师也会惊喜地发现,他们的水果和油已经放在车上了。我们教务处和总务处的人员,面对全校师生的要求,常挂在口上的是“好的”“可以”,始终做到有求必应。
来到南洋中学为了更完美地服务,组内特地安排了葛妮娜老师每天早晨和下午两次去各年级组收发需要油印和复印的材料及三校互交材料。让老师少走点路,我们多走点路。想老师所想,急老师所急。这就是我们两处的特色——微笑服务、主动服务。
(二)踏踏实实、任劳任怨
东校区虽小,五脏却俱全,岗位一个不少,所以我们两处的人员都是身兼数职,人员减少,工作不少,怎么办?大家常说的是“我来”。王淑娴老师是教务处的生力军,打印、油印、资料、档案、学籍、考务,教务处工作一肩挑;祁苏明老师一人负责三个实验室工作,实验课、选修课、社团课,每天实验排得满满当当;李春华老师负责仓库保管、校服和大屏幕,还兼任了一个多月的医务室工作;陈雪夫老师又管电脑房又是学校网管,哪个办公室电脑有问题她随叫随到。虽然我们工作繁忙,但是从不埋怨,从不叫苦,对每一位老师、学生、家长都是笑脸迎人。
三个校区是一个整体,总校人员有困难,我们义不容辞抽调人手过去,东校区工作就由其他人分担。每次到招生,总有我们参加,打电话通知、审证、分发表格,电话要打几十上百个,一下午甚至到晚上七八点,嗓子哑了口干了,喝口水吃颗含片继续。一切以学校的需要为主,不管是双休日还是工作日的晚上,也无论是家中有事或身体欠佳,都会克服自身困难。2010年总校搬迁,我们就到北校帮忙,暑假里随叫随到。
(三)团结和谐的小家庭
我们两处好像一个小家庭,有事共同商量,谁有困难大家一起帮助。就象这次医务室打包,祁苏明老师和陈雪夫老师放下手里工作,一边自己打包,一边把严伟琴医生的东西全部整理打包,没有影响学校搬迁的时间进度。尤其是在考试期间,两处对考场、铃声、桌椅、考卷、楼面巡视,进行协调,从未出过问题。
今年搬迁工作,大家充分地理解学校,配合学校,听从领导安排,个人困难自己克服。有时总校抽人,马上就会有人说“这个岗位我来顶”“小王,你去总校吧,中午值勤我来!”,大家主动分担工作,从不推诿扯皮。我们组还有个好习惯就是定期交流工作心得,学习学校的各种新策,使自己站得高一些,大家畅所欲言,提出建议,诉说困难,相互鼓劲,真正体现了家庭式的温馨氛围。
(四)关心世博,参与世博
在世博会期间,李海兵老师成为世博志愿者的队伍中的一员,从四月份到十一月份,风雨无阻的在上海的南大门——南站站岗值勤,晒黑了变瘦了,却从不叫苦,得到了南站领导的一致好评。
组室里的每一个人都多次积极参观世博会,参加了各种世博知识竞赛和活动。有时大家在中午午休闲暇时,还会一起观看网上世博会。
二、为校安工程勤洒汗水
如果说平时教育教学中老师是主角,两处人员是万年龙套的话,那么这次校安工程中两处人员则是不折不扣的主角了。
(一)任务重,工作细:
以处室打包为例,祁苏明老师一个人要打包三个实验室,葛妮娜老师一个人打包整个图书馆的图书杂志,与老师一般5~6个箱子不同,祁老师打了300多个箱子,葛老师更是三万多册图书。时间紧,人手少,可是工作依然细致周到。实验室里每一个玻璃器皿都是用报纸单独包装好以后再装箱,每一箱都有自己的编号和记录。图书太多,总务处建议将图书分流,葛老师把情况通过告家长书与家长学生沟通,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另外为了方便学生把借阅的图书带回家,葛老师想学生之想,把每个学生的图书整理扎好,又捆了近四百捆。书太重,她一个人搬不动,她还请来了父亲帮忙一起打包。
(二)人手少,互帮忙
年初医务室严医生腰椎开刀请病假,她的工作由三人分担,医务室日常工作先由李春华老师带管,到四月中旬实验结束后祁苏明老师火线上岗,临危受命,承担了医务室的工作,消毒包扎、量体温,消毒工作,查牙齿、查视力忙得不亦乐乎。有时看到学生的伤口鲜血淋淋的,祁老师很害怕,虽然心里发颤,但是在惊慌的学生面前,她依然强做镇定,微笑服务。而陈雪夫老师则把每天的上报工作揽了过来,准时的向区里上报学校晨检情况表。陈雪夫老师儿子骨折开刀有时要请假,电脑课的管理工作就由葛妮娜老师和马根虎老师来承担。我们组每个人都要顶几个岗位,一个萝卜几个坑,有时我们会开玩笑的说,我们就是那“疯狂的萝卜”。
本学年蔡佑老师调到总校,王淑娴老师除了日常工作之外还接手了他一摊子教务工作,任劳任怨。在校安工程中,作息时间表重做,课表重排,一次次的与南洋中学教导处沟通,借用场地,尽量不影响他们的正常教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令人惊喜的是还有家长特地寄来表扬信。教导处工作是默默无闻的,其实只要大家都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就一定能得到认可。
(三)工作多,坚持做
在这次的校安工程中,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学校组织了老师值勤,不管刮风下雨,也无论烈日炎炎,每天一清早的马路边、中午的操场上、放学的马路旁都有我们穿着红马甲,手挥小红旗的身影。因为两处人员每个人都有值勤岗位,没有人可以替换,有时自己身体不适,有时家中有事,但是为了确保学生安全,解决老师们的后顾之忧,我们弃小家顾大家,坚持上岗。
特别是总务处的魏老师,六十多岁了,平时在总务处工作就很繁琐,搬到南洋之后从早上七点十分开始就在中山南二路的马路边站岗,中午在南洋中学足球场值勤,放学四点十分到五点多在校门对面的马路边管理。在学校里最早来,最晚离开,但是为了学生安全,他和两处其他人一样坚持。
细数东校区十多年来的两处工作,一直追求的是默默无闻、踏实本分,今年更特别,但我们变压力为动力,患难见真情,在我们心中始终系着学校,想着学校。树立着我以校荣,校以我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