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les
——我们的“五心”写真
撰稿人 史荣芳
在英文语法里,“复数”的表达形式是:名词+S。我们东校区预初年级组拥有全东校区最年长的资深前辈们(简称:大S),也拥有最具活力的“新鲜血液群”(简称:小S)。从大S到小S,我们这个12人的小小集体,创造了世界上最长的英文单词:Smiles(S+mile英里+s)——这也是世界上最具魅力的英文单词,是它,将我们12人的“心”,紧紧地融合在一起——我们默默地耕耘着,我们永不言“倦”,因为我们深爱着这群孩子,我们深爱着咱们的“西南位育”……
———序言
我们的“爱国心”……
(一)我们的“世博年”……
2010年对祖国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随着“世博会”在上海的顺利召开和落幕,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
我们年级
咱们组的三名上海
咱们组四位年轻的班主任与孩子们一起精心布置“墙报”——“我的世博行”,一幅幅照片,一句句祝福,是大家内心的呐喊:我爱你,中国!
(二)党啊,生日快乐!
为了迎接党的90华诞,我们东校区于四月份在宛平剧院举办了师生“唱红歌”比赛。预初(4)班、(2)班分获一、二等奖。
咱们组的各位班主任利用午会时间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党的知识,并组织党的知识竞赛以及“主题班会”——“爱党教育”从孩子抓起。
我们的“团结心”……
(一)因为大家“齐心”,我们年级组的“德育工作”更顺心!
咱们的“大家长”
各位班主任心系自己的班级。
我们组内的其他老师也从不把自己看作一个单纯的学科教书匠,大家觉得,整个年级的发展与自己所教学科的进步同样的重要,人人争当德育工作者。
预初年级是孩子们“好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种下习惯,收获命运。”刚进预初的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比较差,我们只有不辞辛苦,手把手地教。于是,年级组非班主任的五位老师:史荣芳、王思雯、王言言、王芳以及
此外,咱们年级还成立了年级以及各班“德育核心小组”,遇到问题大家共同商量,出谋划策。遇到
(二)因为大家“有心”,我们年级组的工作环境更“舒心”!
办公室的墙面上张贴着我们的“文明公约”,那是对我们的提醒和约束。每天轮流一人清扫办公室已经成了大家的一种习惯。三月的“卫生检查日”,咱们年级组获得了卫生评比“优”的好成绩。
除此之外,你会发现我们家非常的漂亮——每个人的物件都摆放得整整齐齐。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家时时伴着花香。热情的地理
(三)因为大家“关心”,我们年级组的“困难”便不再让我们“烦心”!
困难一:上学期
此外,由于我们预初牛津备课组是东西校合作制作教学课件,可王老师发现怀孕时正好轮到她制作课件,而此时医生建议她少接触电脑,于是她的两个单元便由同组的史荣芳老师加班加点主动分担了。
之后只要
困难二:
我们的“责任心”……
精彩回放一:
午间,我们预初办公室常常“济济一堂”,那是各科老师在给孩子们面批作业。为了赶在中午之前将当天所批的作业发到大家手中,一上午,老师们“快马加鞭”,埋头苦干。“面对面地”讲述,二批、再批,为的是孩子能完全理解、掌握新学的知识点。我们没有豪言壮语,我们用“脚踏实地”创造了孩子们显著的进步,那是对我们“责任心”的最大的肯定!
精彩回放二:
王芳老师已经怀孕8个月,可她依旧和其他老师一样,每天忙忙碌碌奔波于教室和办公室。两个班的牛津教学加上课后对学生的辅导,常常累得她闯不过气,她歇一歇继续干下去。她的敬业、尽责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我们的“足够‘耐心’”……
我们面对的是最天真的一群孩子,有时候他们很想进步可又缺乏一定的耐性。前辈们常常告诫我们,对待这样的孩子,我们要多想办法,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我们年轻老师就是在和这样的孩子“磨练耐心”中不断成长、成熟的。
刚进预初的两个月,是老师和孩子们“奋战”得最辛苦的两个月。孩子们的学习基础层次不齐,很多同学无法跟上中学尤其我校的教学节奏,烦躁、失落,各种情绪都有。我们老师便从心理上安抚孩子,并手把手地教大家做好每件事情,而我们则把自己付出的辛苦深深地埋在心底。我们常常耐心地等待孩子吃完最后一口饭,或是等待大家订正完最后一道题。“吃喝拉撒”我们都管到了,看到大家慢慢地适应并喜欢上了西南位育,我们感到了一种成功的幸福。
其实,“耐心”是一种人生美德,对学生如此,对朋友、同事我们也是如此。
于是,我们常常觉得大家在一起很融洽、很温馨。
我们的“事事‘关心’”……
前辈们常常教导我们:“眼中有‘事’,事事‘关心’,就会时时开心。”因为有了我们这群人,咱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
(一)情景组诗:《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去年年底的教师联欢会,
(二)小荷才露尖尖角,已有蜻蜓立上头。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三尺讲台就是我们的舞台。上学期,李丹老师去北校开了一节语文展示课,评价良好。小王老师参加数学基本功比赛成绩突出。史荣芳老师在12月“外语月”开了一节展示课,获得好评。陆佳云和戚亦乐老师都踊跃参加 “晓荷杯”教学大赛,二位老师表现突出,陆老师获“三等奖”。
(三)借居“南洋”,我心依旧昂扬!
四月底,咱们东校区开始进行大修,所有的师生搬迁至南洋高中。这是一段非常艰苦的日子。换了校区,设备也不太齐全,加上交通路线的改变,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了许多不便。为此,咱们年级的老师表示理解和支持。
1.“绿色”的教室。新装修的教室尚留有油漆的余味。细心的班主任一进班便叮嘱大家开窗、开门通风。除此之外,还鼓励大家带些绿色植物来净化空气。瞧!咱预初的教室多么漂亮!
2.“马路协管员”。要穿过很宽的中山南二路,来到现在的校区,对于年龄尚小的初中孩子而言,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为了确保安全万无一失,咱们东校区安排了部分老师担任“马路协管员”,早、晚站在各个道口,引导孩子过马路。咱们年级的小王老师和史荣芳老师就担此重任。小王老师连续值勤两周,史老师每周二值勤,连续值勤五周。
(四)坚持锻炼,幸福未来。
从一开始的部分老师参加晨跑,到现在的每位老师下楼做操,可见预初年级的老师们已经在重视自己健康指数的提高。相信我们会坚持下去,为了自己一生的幸福!
结 束 语
Smiles——我们所任教的是中学的起始年级,我们会努力为了咱们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基,为了咱们孩子的终生幸福着想!虽然我们收获不到毕业班的辉煌,可我们依旧会Side by side (SBS) ———我们永远“心连心”,手拉手,我们甘做中学教育的奠基石,帮助孩子们托起明天的希望!
201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