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从学生角度出发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晓荷杯的参赛题目是《原子核的结构》,作为一名不到两年教龄的教师,得到各位评委的认可,我倍感荣幸。今天我主要从备课这一环节,来谈谈晓荷杯的参赛感受。
备课是每一位教师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有效备课对有效教学至关重要,它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青年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只关注于自己怎么教,如何完成本节课的进度,怎样突破重点难点等,但是却常常忽视学生的感受,学生在课堂中是否真正的把所学内容变成自己的,常常听到学生这样讲:“听听都很懂,做做都不会。”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里的问题和困难。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学习方法、爱好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时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可以接受,最终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并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原子核的构成》在教学要求上仅仅属于“知道”层次,按照家常课的上法,就是给学生看看ppt的图片动画,让学生有一些直观的感受。这部分没有什么有难度的习题,也没有什么可以抓人眼球的演示探究实验,而且这个知识点在化学乃至初中物理中都讲到过,对学生已经不再新鲜,高中物理重视的是原子核构成的发现过程,从发现过程中体会科学的探究方法。怎样才能让学生饶有兴致的学习“旧知识”呢?在备课时,我着重考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能够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呢?高二三班的学生比较活跃,而且很愿意展示自己,如果让学生亲自来表演出原子核构成的发现过程,既可以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舞台,也把课本上枯燥难记的物理学史内容有效的转化成小话剧的生动有趣一幕幕。上课时,表演学生的精彩表现确实调动了整个课堂,学生几乎是目不转睛的看完整个物理学史小话剧,而且参与剧中的问题讨论,全身心的融入到当年原子核构成发现时的探究氛围中。备课时,我还特别关注了教材和课堂教学的统一问题,为此我精心设计十个关于物理学史小话剧的问题,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推出本节课的内容,将课本知识点和课堂教学有机的串联在一起。
这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备课时,教师不能只是局限于完成教学进度,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讲完,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感受,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学生是否真的有兴趣学习,教师要敢于放手,要敢于把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展示自己,也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物理的魅力所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