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体育生资格确认公示

2024年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初中招生简章

   当前位置:首页 > 53期德育园地

严师真的出高徒吗?

作者/来源:蒋丽洁    发布时间:2021-10-19

严师真的出高徒吗?

   2020年7月17号那个晴好的上午,处理着新接手班级的事务,想到各奔东西的8班同学,不由得泪流满面。情之所至,也为了安慰焦急地等待分班通知的家长,在班级群里发了这样一条消息:“各位家长最近应该会陆续收到分班通知了,组建新的家长群了,非常不舍8班同学和家长们。想念之余,感谢各位家长3年来的配合支持,你们是最棒的家长。虽然不舍,把最好的祝福送给孩子们,成为最棒的自己。”这份迟到的感性,迟来的告别让我反思,3年相处的时光,对同学们来说,我是不是显得过于理性,过于严格呢?

   答案其实早已呈现在一个同学的眼神中。相处中,我能清楚地感受到她的小心翼翼,甚至不赞同,就差她直接告诉我,“老师你不要管的这么严,我渴望自由。”当时的我是断然没有意识到:对这个同学来说,我显得没有人情味儿,反而觉得是:她过于强调自由意志,想的太多。现在想来,她这么想是有她的道理的。预初初一小班教学,她恰巧在双号班,英语上我只教单号班,所以我和这位同学相处的时间就少了很多,自然她比较少感受到我对她特别的关爱。对于这位同学来说,我更像一个“城管”,而且是不招人喜欢的那种。在以后带班的过程中,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最主要的教训是,即使身为老师,也不能打着“为你好,为班级好”的旗帜,总是对同学们进行“执法教育”。 要慎重使用“批评教育”这把利刃,因为批评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那么首先得保证学生能接受老师的建议,这样才有效,才不会 “变味儿”。如何让学生接受老师的教育呢?要给“批评教育”加上一层“爱的底色”,要让同学感受到老师对他由衷的关爱。

   我为什么会成为“严师”呢?一有风吹草动,就像放哨的狐獴。我想主要是因为紧张。对学生心理的不够了解,对事情的处理不够熟稔。所以,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学习的深入,经验的积累,当我对学生越来越了解,工作越来越游刃有余,我就变得更包容,不那么严格。当一个班主任变得不严格,这合理吗?恐怕这和我们印象中的班主任不太一样。网上曾流传过一个视频,描述了班主任进班前后的“两种面孔”。这是班主任们的真实写照。我也不例外。现实生活中,我不是一个过于严肃的人;教室里,我就变成一个“严师”。连我的搭班老师都说:“她在教室里,是另一个人。”这样带来的效果是什么呢?相比自己带的班的学生,其他班的学生更喜欢我。为此,我曾经一度很困扰。这是我想要的效果吗?显然不是!

   那怎么做,才能在维持班级纪律的同时,不把自己变成“黑脸包公”呢?其实,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希望被周围的人接纳。这就促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感,公德心的孩子。根据这一特点,维持纪律时,我尝试提醒同学们,无论在教室里,还是在外出春秋游的车上,都是属于公众场合。我们应该给多为别人想一想,给他们提供一个相对愉快的环境。所以8班自修课的纪律一直让我引以为豪,外出春秋游的车上,他们也始终被称赞是“好学校的孩子”。

   此外,要给学生犯错改正的机会,对已经心怀内疚的孩子,不宜再出言教育。曾经,午会课前,调皮的小A和小B两个人悻悻地挪到我跟前,神情忐忑地说:“老师,今天中午不该我们玩球,我们在操场边上捡了一个排球玩,被执勤的人逮住了。” 看到他们紧张的神情,我庆幸没有选择再去指责他们,而是提醒他们以后注意。果然他们以后就再也没有犯过一样的错误。

   这两件事,让我意识到,管理班级不一定靠“严”。发展到现在,我竟然有些不喜欢这个词了,因为“严”太强硬,锋利了,一不小心就会伤到学生敏感的心。班主任要多了解同学,因为这份了解就像一个“支点”,运用得当甚至可以撬动一个“小宇宙”。要运用教学智慧,拉近与学生心与心的距离,践行真正的养成教育。 因而,以后,在教学以外,我不期待做一名“严师”。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