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初中招生简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在线 > 2017-2018文明在线 > 教育改革深化 办学质量提高 > 4-11 发展规划

万里之行始于足下肩负使命路在前方

作者/来源:校办    发布时间:2017-01-20

万里之行始于足下肩负使命路在前方

——徐汇区田林——虹梅学区学区化办学的探索与思考

“学区化办学”,徐汇率先实现了“全覆盖”。学区之内,在共同目标引领下,突出内涵发展主线;在学区之间,鼓励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各具特色,形成“内涵发展+各具特色”的双轮驱动。

“田林——虹梅学区”作为徐汇区学区化办学首批试点单位,肩负着探索徐汇教育资源重整和促进徐汇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使命,承载着如何让现有教育资源有效流转,从而实现办学效益“1+1>2的崭新课题。两年来,依托学区人杰地灵的文化底蕴和高科技企业聚集的科研优势,学区内各所学校同心同德,共谋发展,为学区化办学的探索,跨出了比较扎实的一步。

一、把“受益”转为“辐射”,凝聚各校优势促进共振共荣

二十三年前,在区政府和徐汇教育领导的关心下,西南位育中学在浦江改革大潮中诞生,成为上海市第一所公立转制中学。学校机制的设计与人力财力的扶持,让西南位育能顺利由崛起到腾飞。十年前,在深化改革背景下,西南位育中学成为名副其实的民办完中,徐汇区委和区政府再一次成为学校改革的坚强后盾。二十余年的风风雨雨,西南位育中学发展每一步,离不开西位人的努力拼搏,也同样离不开政府和百姓对民办体制的呵护,离不开周边兄弟学校的支持和包容。

俗话说:“饮水思源。”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过去;特别在自己办学比较顺畅时,更要懂得反哺社会,回报桑梓的本分。为了扩大办学相对成熟的民办学校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兄弟学校共同发展,西南位育中学欣然接受徐汇区教育局的委托,毅然挑起了“田林——虹梅学区”学区化办学的主任单位这副重担。我们学区共有10所学校,其中公办小学6所,公办初中3所,民办完中1所。作为唯一一所相对比较优质的民办完中,西南位育中学有义务、也有决心,为区域办学生态的良性发展和学区各所学校的共同发展而尽其所能;同时,在学区化办学的互动与共享中,对我们学校自身,也正是一个互学、互促,不断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机。

二、将“难题”作为“课题”,梳理各校个性寻找结合点

在上海市相关文件中,将学区的性质表述为“办学联合体”,其组织管理、人事调配、支撑保障、督导考核等工作主要都是由区教育局负责。学区作为一种合作办学的方式,主任单位与成员单位之间无行政隶属关系,组织形式较为松散,学区内各学校间难以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如何打破僵局,这是需要破解的难点。

怎样深入贯彻实施上海市教委《关于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怎样打破学校之间一种有形与无形的校际壁垒?怎样化解在实施学区化办学中各校校长教师脑海中存在的种种疑惑?西南位育中学没有迴避问题,而是俯下身子,走进9所公办学校,立足充分调研,寻求各所学校各自存在的、原先又难于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筛选与整理,使其成为被认可的研究课题。这样就诞生了源自各校需求的学区化共同探讨的18个课题。课题定夺后,学区领导发布招募令,十所学校的优秀教师均可认领各自擅长的课题并成为领衔该课题的“首席教师”。对症才能下药,当课题研究能解决各校发展瓶颈并带来实际效用时,让每一所学校运用学区合力来解决自身问题时,五所小学校长毛遂自荐成为首席教师,各校骨干教师也纷纷加入其中,各校参与学区建设的积极性也不言而喻。而且经过适当微调,每个学校都有首席、每所学校均有课题的预期目标也圆满实现。为充分利用学区内的丰富资源,我们还邀请了区教育学院的科研人员和企业精英加盟,共梳理出了“基于机器人的中小学创新模式研究”、“民办与公办校一体化实践研究”等学区化共建单位的课题。

课题建立首席教师负责制,目的在于能更好地在较松散的组织中强化责任感,能有利于跨校的合作环境中更具操作性。这样,我们比较巧妙地将学区化推进中的“难题”转化为学区内的共有“课题”,并立足校情分解课题,强调以问题为导向,以破解为抓手,实现责任到人,各司其职,过程落实,目标达成。在充分挖掘民办校和公办校的不同办学优势过程中,实现了德育与教研、科创与课改、校内与校外、学校与社区的全覆盖。

三、将“分散资源化为“共享资源”,融合各校共性谋求突破点

作为肩负学区主任这个沉甸甸责任的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学校的体制、生源、质量、学段与各兄弟学校完全不同,根本无法类比与仿效,我们究竟能为学区内的各校带来什么?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之路指向何方?

我想,一定要寻找一些各个学校都需要、都能用得上的东西。只有有了共同的语言,才有齐心协力的行动。想来想去还是德育有共同性,就从先易后难开始吧。

第一,“德润田林”——实现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德润田林”是西南位育中学党委书记金琪领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体化探索与实践”课题的一个品牌项目,面对校情各异、地域分散的十所中小学,我们以最具共性、最易相通相融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突破口,建立学生、学校、家长、社会碰撞共振的教育频道,创设了中小学校之间、家校之间、社区之间的协同机制以及展示研讨机制,把12年基础教育形式整合一体化,保证每一阶段孩子德育教育的连贯性。从学校特色基础、教育基地和人文资源的共建共享入手,尝试推出跨校特色选修课程,推介中华传统文化精品课程,并把西南位育中学自编的德育校本教材《五常(仁、义、礼、智、信)新说》作为学区中小学校德育的共享教材。可喜的是,经过我们的努力,“德润田林”已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的一项德育精品项目。

第二,“骨干教师助飞计划”——跨校师徒结对共成长。期盼青年骨干教师早日脱颖,而学校能带教优秀教师在各学科总不太平衡,这又是个共性,也是校长们的最挂心的。于是,我们十所学校共同制定“骨干教师助飞计划”,将学区内骨干教师组成导师团队,以各校区抜尖人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导,从管理、德育、学科等多方面骨干培养,自上而下全面铺展,充分体现了资源的互补与共享,突破学校围墙彰显了学区化优势。让优秀青年教师能配备学区内最精良的师傅,从根本上推动了学区内师资队伍质量提升。当然,带教老师配备上,我们把民办学校多年积累下的优质教师资源也倾囊“助飞”。最近,田林中学一位4年教龄青年教师荣获市评优课二等奖,成了学区内共同喜讯。

第三,《实践与创新》——思想碰撞,闪烁智慧火花。办一份杂志,为学区教师搭个平台,又成为了各校的共识。自20153月,学区杂志《实践与创新》创刊以来,学区各单位踊跃供稿,每期作者达50人有余,既有校长,也有老师与学生;既有社区家长,也有企业员工,至今已出版7期。我们的初衷,只为其成为学区交流分享的精神文化园地。让学区内每一所学校的宝贵付出都留下痕迹,让点滴感动都化作只言片语,让规模不大的学校师生拥有展示自我与发表意见的阵地。的珍贵经验供你们参考。

学区化办学是通向教育改革的一条大道,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还在路上奋力前行。我们会继续努力,开阔思路,勇于创新,夯实一个平台,做强一根纽带,担好一份责任,写好凸显上海教育特色的学区化办学这篇大文章!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